联系我们
联系人:李先生
地址:厦门市翔安区五星路481号438室
电话:13606378640
传真:017-06378640
QQ: 450094763
邮箱: 13606378640@163.com
毫不意外,最近的博鳌亚洲论坛,“互联网+”又是一个热议话题,“互联网+产业未来之梦”甚至成为企业家跨界对话一个论坛主题。VIVA畅读新媒体公司创始人兼CEO韩颖认为,现在是第三次互联网浪潮到来的时候,和之前相比,互联网已经变成了“基础设施”,好像水和空气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也更加深入地在促进创新和创业。对“互联网+工业”深有感受的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互联网+”时代,最需要关注的有4点:创新、极致、专注和诚信品牌。
“互联网+两会”、“互联网+博鳌”之后,各行各业都在自动对号入座加上互联网。
其实,细想来,“互联网+”其实就是热了几年的“互联网思维”的变种。之所以这么说,有几点证据:第一,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思维”,都是强调互联网在对传统行业改造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这当然无可厚非。第二,谈论这两个词最积极的,除了互联网大佬,都是一些在琢磨快速“颠覆”的创业者。潘石屹最近在博鳌论坛上说的“几十万个APP,80%是泡沫”,不无道理。第三,最后都沦为跟互联网沾边就是用互联网做营销的怪圈。
“互联网+”是什么?现在已经不是讨论定义的时候了,普遍认为,这是一种用互联网思维做传统生意的商业形态。
事实上,“互联网+”的核心并不在于“互联网”,而是在于背后的“+”。互联网正在加速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这个融合。只有结合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各自优势,才能激发出各自的力量,从而迸发出新的业态和新的创新。
一些企业的确成功转型,但不应把所有的机遇和际缘都归功于互联网思维,也不应把所有的成功经验都放大上升为互联网思维。一个明显的例子,作为最被互联网思维崇拜者推崇的雷军[微博],把互联网思维定义为“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也引发了很多企业跟风学习,还成为一些管理培训课必讲案例。其实,专注、极致、口碑和快,这些方式方法在没有互联网之前就已经是企业发展必须要具备的条件。很多成功的公司一直没有提过互联网思维,但是他们确实做到了专注、极致、口碑和快,只能说,这些不是小米成功的本质。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思维,不是传统企业一用就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它还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生长土壤和物质基础。
更值得警惕的是,目前已经显现出“互联网+”的泡沫。易凯资本创始人王冉最近分析指出,2014年拿到A轮融资的公司有800多家,拿到B轮融资的有200多家,这一千多家企业中会有很大一个比例需要在2015年去拿C轮。假设2015年还是只有不到100家拿到C轮,这意味着90%的创业可能从“互联网+”的风口跌落。
更多的时候,传统企业想借助互联网+来转型升级,必须做好准备——花出去的钱财可能都会“打了水漂”。有的传统企业缺乏足够的人力,或者即使有足够的人力,还要让这些已经习惯当下现状的员工重新学习新技能,相配套的是,设备需要改造,管理制度、运营模式等要统统重来。真要做到重构,不是件容易事。
当然还是要回到“互联网+”是什么上来。其实这个很难定义,但传统企业可以明确看到的是,“互联网+”不是简单的产品接上互联网,“互联网+”的成功,很多都只是停留在营销模式上,而那些往往是互联网企业一个表面上的商业特征,比如小米通过微博、论坛迅速建立起的口碑营销。
新兴产业还是传统行业,没有核心竞争力无法取得长远发展,这不会因互联网而改变。正如京东CEO刘强东所言,互联网所有的模式最终都不会超越传统企业的思维,依然没有脱离商业最基本的本质。互联网为整个社会带来根本的改变是降低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提升了全社会的运营效率。
话说回来,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时代转型的信号,它提醒传统企业必须勇敢地面对这种冲击,主动变革。在互联网加速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过程中,是否能够成功,关键还是在于传统企业从改变产品和服务本身出发,而不仅仅是营销手段的互联网化。